成年習琴甘苦談(皇家音樂季刊2007春季版)
成年習琴甘苦談 by Andy Heslop ~ 我一直在一個小房間內和一個怪獸艱苦奮鬥 ~ 五年前,我的女兒說她想學鋼琴。為此,我租了樂器,找了老師,還立志要成為一位幫助學 習的好爸爸,和她一起開始學。她的熱情只持續了六個月,但我的仍然是現在進行式。一開始的 感覺不錯,我還在想,兩三年之後,我就能成為箇中高手,呃,至少能勝任愉快。如同其他的成 人初學者一般,我開始幻想著:敲敲學爵士老歌的大門,輕鬆優雅地彈莫札特,以雷霆萬鈞之勢 奔馳貝多芬,用羅賓威廉斯的幻想曲來讓孩子們印象深刻。 當然,在前三年有許多的進步: 彈完了許多的鋼琴教本,也通過了級數鑑定考試。 但在這三年期間,障礙的階梯也逐漸地浮現 。 當我感到不平衡的時候,就很容易開始怨恨我的鋼琴老師。他坐在鋼琴旁邊,輕輕鬆鬆地作出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前奏。對此 ,我尚能處之泰然,但 他為 什麼可以作得這麼輕鬆容易? 顯而易見地,他一定懷有什麼目的。他的手在琴鍵上跳舞,他的眼睛在難以理解的樂譜上輕鬆跳過。很明顯,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奧秘之處。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不可行的。手指﹑眼睛﹑大腦之間不可能這麼快速地運作無間。 他可以視奏彈出的樂曲 , 我卻要練三個月 。這是多麼地令人沮喪?這種情形,就好像一座大山橫阻在前,只有天賦異秉的人能夠跨越。平凡如我,只能徒呼負負。 更慘的是,我的鋼琴老師還有許多的共謀,他們統稱為「作曲家」。你花了幾個星期學了一首樂曲,漸漸地慢慢熟練一個個的樂句,一直要到第八個小節結束之後,你才會發現他們有許多不同的面貌。十度的擴張﹑64分音符的快速音群(在急板) ﹑帶有變化音裝飾的和絃模進,接著只有軟骨功師傅才作得到的神秘進行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你的手不能作到的事情(而且你的大腦也十分同意此點) 。你的手指拒絕去思考巴哈寫的四聲部。 但你的老師怎麼說 ?你希望他說:「這段先跳過去,以後再來修正。」但才不是,他說的是:「一直練你已經會的是沒有幫助...